更新時間:2024-10-25 09:17:36 點擊次數:1068 次
哈爾濱化糞池清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必須的步驟:
前期準備
人員防護準備
化糞池內含有大量有害氣體,如硫化氫、甲烷等,還存在各種細菌和寄生蟲。所以清理人員要穿戴好專業的防護裝備,包括防毒面具、橡膠手套、防水工作服和橡膠靴。防毒面具能有效過濾有害氣體,防止中毒;橡膠手套和防水工作服可以避免皮膚接觸污物,橡膠靴能防止腳部被污染和受傷。
工具設備準備
抽吸設備:需要準備吸污車或抽糞泵。吸污車的容量有多種規格,一般在2-10立方米左右,它通過真空泵產生強大的吸力,將化糞池內的糞便和污水抽吸出來。抽糞泵相對靈活,可用于小型化糞池或者一些吸污車難以到達的地方,其流量一般在每小時幾立方米到幾十立方米不等。
攪拌工具:長柄攪拌工具,如攪屎棍(材質一般為堅固的塑料或金屬),用于攪拌化糞池內的固體和液體,使糞便和污水能夠更均勻地被抽吸。
沖洗工具:高壓水槍是很重要的工具,它的壓力通常能達到10-20MPa左右,可以有效地沖洗化糞池的內壁和底部,去除附著的污垢。
照明工具:由于化糞池內部光線較暗,需要準備防爆型的照明設備,如防爆手電筒或頭戴式防爆燈,保證清理過程中有足夠的光線,而且防爆設計可以防止因化糞池內可能存在的可燃氣體引發爆炸。

現場環境準備
在化糞池周圍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,如“危險!正在清理化糞池”的牌子,拉起警戒線,防止無關人員靠近。并且要確保清理現場有良好的通風條件,可以使用通風機向化糞池內通風,通風時間一般建議在1-2小時左右,降低有害氣體濃度。
實際清理步驟
檢查與通風
清理前先檢查化糞池的井蓋是否完好,打開井蓋后,用專業的氣體檢測儀器檢測化糞池內有害氣體的濃度。當有害氣體濃度在安全范圍內(硫化氫濃度低于10mg/m3、甲烷濃度低于5%等),才可安排人員進入。如果有害氣體濃度超標,要繼續通風,直到符合安全標準。
初步攪拌和固體破碎
操作人員使用長柄攪拌工具對化糞池內的內容物進行攪拌,將大塊的固體糞便等攪碎,使糞便和污水混合得更均勻。這有利于后續的抽吸工作,防止固體堵塞抽吸管。
抽吸作業
將吸污車的吸污管或者抽糞泵的吸管放入化糞池底部,開啟抽吸設備。在抽吸過程中,要注意觀察吸污管是否被堵塞,一旦發現吸力減小或者設備異常振動,可能是吸污管堵塞,要及時處理。抽吸應該盡量將化糞池內的液體和固體混合物吸出,一般要抽到化糞池內剩余的污物高度低于池體深度的1/3。
沖洗作業
抽吸完成后,使用高壓水槍對化糞池的內壁、底部以及進出水口等部位進行沖洗。沖洗時要全面覆蓋,將殘留的污垢和雜物沖洗干凈,沖洗產生的污水要及時用吸污設備吸走。
檢查與修復
清理完成后,檢查化糞池的池壁是否有裂縫、滲漏等情況,檢查進出水口是否暢通。如果發現有損壞的地方,要及時進行修復,如用防水砂漿修補裂縫等。同時,檢查井蓋是否能正常密封,防止雨水、雜物等進入化糞池。